全球视讯!崇明清水蟹有了首届蟹王蟹后!更多崇明味道将走向全国大市场
秋风渐凉,崇明清水蟹又到了最肥美的时节。与往年不同的是,“膏脂丰满、味道鲜美”的它们,今年将通过“农业+新零售”等更多的创新模式,更快登上饕餮者的餐桌。
11月18日,2022“崇明Me道 崇明味道”农产品推介会暨首届崇明清水蟹开捕节启动仪式上,几十条渔船在崇明的海棠湖基地、宝岛蟹庄基地以及惠康水产养殖基地的水面上,打捞起了膏多、黄满、肉嫩的崇明清水蟹。“崇明清水蟹好吃,入口鲜,收口甜,中间有点咸,味道真得棒得不得了。”渔民说。
(相关资料图)
在绿色发展的推动下,包括崇明清水蟹、崇明大米、崇明金沙橘、崇明翠冠梨、崇明白山羊、崇明蔬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些农产品也成为世界级生态岛的一张张独特名片。当前,崇明正在持续厚植生态优势,全力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崛起”,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从小毛蟹到蟹王蟹后
18日,在崇明的多个清水蟹基地中,评选出了质量最高、体积最大、最重的蟹王蟹后。其中蟹王来自上海崇明河蟹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崇东基地,重达8两多;蟹后来自上海崇明河蟹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海棠湖基地,重达6两多。
蟹王与蟹后的出现,正是这些年崇明的河蟹从“小毛蟹”变成“大闸蟹”的成果。
今年6月,崇明区政府官网发布的“对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21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中提出:目前,崇明区正加快推进种源农业开局起步,研究相关工作方案和扶持政策,将重点聚焦“一只蟹、一头羊、一头猪、一朵花、一粒米”(崇明清水蟹、白山羊、水仙花、水稻、蔬菜),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种源基地,健全产业链条,打响特色品牌。
这其中,清水蟹尤其有着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因地处长江入海口水域,具有咸淡水交接的特殊水文特征,崇明三岛历来是野生河蟹(即清水蟹,学名中华绒螯蟹)繁育后代的去处。每年入秋时节,河蟹便会群聚崇明周边水域,繁衍下最具活力的蟹苗。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也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中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养殖对象。
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全国河蟹蟹苗种产量890吨,蟹种产量约6.5万吨,成蟹年产量达77.6万吨,全国28个省市区养殖,年养殖总产值约700亿元。河蟹产业已成为全国许多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象、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
迄今为止,上海崇明的河蟹养殖已有1300多年历史,不仅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主产地,也是河蟹繁育、种源传承和发展链条上最关键的环节,素有“蟹乡”的美誉,所生产出来的河蟹蟹种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区,为上海乃至全国河蟹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此前,因为崇明缺乏水草多、水质好的大水面生态条件,咸淡水交汇也导致河蟹生长缓慢。所以这里的清水蟹个头偏小,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2008年起,崇明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成立河蟹研究所,改进养殖模式、提升产品规格,共同做强崇明河蟹产业;2010年,上海市启动了河蟹产业体系建设,崇明是最主要的实施基地。2015年,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联合申报的“江海21”被审定为中华绒螯蟹新品种,该品种具备“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长江原种基本特征,同时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生长速度更快。
从“小毛蟹”变成“大闸蟹”之后,崇明清水蟹产业也开始飞跃。
三星镇地处崇明西部,是全区传统的农业大镇。“不断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链,持续推动以海棠、苦草、清水蟹为主体的生态现代产业蓬勃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崇明三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陆华说。
数据显示,2021年崇明全区蟹养殖面积约3.1万亩,其中2.5万亩为蟹苗养殖面积,清水蟹成蟹养殖面积约6000亩,产量约90万斤。
同时,崇明清水蟹产业围绕绿色养殖模式、病害的预防、水质调控、河蟹的深加工、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方面迅速完成创新升级。生态养殖技术与养殖基地标准化改造等一系列措施的引入,为崇明清水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方蟹岛的品牌化突围
但是,当清水蟹发展成为产业,它们能在早已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知名度的阳澄湖大闸蟹等品牌中实现突围吗?
近日,崇明农场与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共同发布《上海大闸蟹消费趋势白皮书》,分析清水蟹发展现状和趋势。白皮书显示,上海每年的大闸蟹消费量在8到10万吨左右,占全国大闸蟹消费总量的10%。而在产地方面,上海消费者对阳澄湖、太湖、崇明的认知率排在前三位。
发展和突围的努力中,品牌化成为一个重要的抓手。
在首届崇明清水蟹开捕节进行的同时,会场侧边有专业的评审委员会,云集了各方专家人员,用他们专业的技能和品鉴,评选出了2022首届崇明清水蟹综合评比的一、二、三等奖和特等奖,共有10家基地分别获得相应奖项。
近年来,崇明加快推动农业品牌培育与整合,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布局,先后打造了崇明清水蟹、崇明大米、崇明金沙橘、崇明翠冠梨、崇明白山羊、崇明蔬菜等区域公共品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让崇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成为世界级生态岛的独特名片。
2022年5月,崇明5家河蟹龙头企业联合组建了上海崇明河蟹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将从苗种繁育、扣蟹生产、成蟹养殖到品牌销售形成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全力打造“标准化生产、产加销一体、品牌化营销、多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崇明河蟹产业跨越式发展。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开展河蟹新品系的研发,以种业带动整个崇明河蟹产业的发展。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种源农业等机遇背景下,2021年,崇明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建以渔业为主的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确定了“1主2翼3基地”的发展思路,即“强化一个河蟹主导产业,发展长江口特色鱼类和虾类两个支撑产业,打造高品质生产基地、高效益休闲基地、高科技设施基地三大示范基地”,助推崇明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人才振兴。
在今年1月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万荣表示,河蟹产业作为崇明农业支柱之一,其高质量发展对于崇明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和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他建议,崇明区政府利用该区特有的条件和优势,做成全国河蟹产业链最完整、价值链最完善,创新链最强劲、生态链最有力的河蟹产业集合体—“东方蟹岛”。
“农业+新零售”模式上新
不仅仅是崇明清水蟹,作为全国首批、上海首个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崇明有着众多特色农产品,崇明味道更是许多上海人心心念念的美味代名词。
但在提升崇明清水蟹的稳产、高产、优质和高效的同时,同样重要的是,让崇明的农产品通过现代的供应链,被更多人看到,进入更多人的餐桌。
根据《上海大闸蟹消费趋势白皮书》,崇明产地在上海消费者中有相当的认知度,认知率达到52.4%。崇明蟹食客最认可崇明蟹养殖环境好、生态绿色,但不太了解的人群普遍认为崇明蟹购买渠道较少,宣传不多。
近年来,崇明的现代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发布实施全国首份农业绿色发展负面行为清单,建成绿色投入品封闭式管控体系,高质量推进绿色有机种植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率达到92.2%,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一。
根据规划,今后五年,崇明要在全面完成区“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推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在更大格局、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也对崇明发展“农业+新零售”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年崇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崇明“农业+新零售”业态取得新突破,崇明优质农产品在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主流电商平台溢价率超过20%。同时,崇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获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认定家庭农场474家、博士农场20家。
现在,崇明“农业+新零售”业态又有了新的进展。
2022“崇明Me道 崇明味道”农产品推介会暨首届崇明清水蟹开捕节启动仪式上,东方购物频道进行直播销售。
在启动仪式上,崇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优农三兄弟”、销售平台“崇明Me道”进行了具体展示。
优农三兄弟(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杰表示,所谓“优农三兄弟”,代表了崇明三岛(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的优质农产品。成立于2022年的这家公司,是一家助力崇明各大行业协会、产业集团进行产品推广与销售的线上线下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共享服务平台,依据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标准,整合岛内各大产业集团的优质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服务供应链与服务品牌。
“崇明me道官方商城”是优农三兄弟打造的线上自有平台,将各产业集团的优势产品通过官方平台、当地主流平台、达人带货等各种新零售手段进行线上统一推广与销售。
“利用线下共享服务平台,依托优农三兄弟品牌,依据各行业协会标准,打通和链接商超、餐饮、配送、企事业单位福利等相关线下业务,形成种、产、销的生态闭环。将种养殖基地、合作社、行业协会、龙头企业通过共享服务平台融合形成产业驱动力,实现以销定产的模式,优化崇明三岛的种养规模及结构。以品牌化推广来提升崇明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及附加值。”张杰说。
优农三兄弟市场品牌总监顾阅是崇明本地人,她常会遇到市区朋友问,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崇明农产品、崇明的好食材,“今年以后,大家可以扫“崇明Me道”的码,买到正宗、安心的崇明优质食材跟农产品。”
“可以说,‘崇明me道官方商城’就是‘崇明精选’,现在平台上有8大品类,150多个SKU,不断轮换和上新,跟着时令节庆走。”顾阅说。
当天,崇明区农业农村委与第一财经签约,优农三兄弟与东方购物签约,蔬菜集团、白山羊集团、河蟹集团、大米集团与叮咚、盒马、清美、联华签约,以全力筑牢“崇明Me道”平台销售主渠道主力军地位,宣传推广崇明优质农产品“优农三兄弟”品牌商标与品牌内涵,让每位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龚霞表示,希望在不断前进的崇明拓宽自己农产品的销路上,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让我们的路越走越宽,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关键词: